一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:赛车运动的摇篮
1. 赛事定位与组别
全民参与:覆盖7岁至成人全年龄段,分儿童组(7-12岁)、青少年组(12-14岁)、成人组(14+)及大师组(32+)四大组别,需持有国家级或国际赛照。赛程设计:每站含官方练习排位赛预赛超级预赛和决赛,积分累加决定年度排名。2. 技术革新与经济投入
动力升级:2025赛季启用Vortex Rok SV发动机(125CC),最大马力34Hp,扭矩20.2N·m,较旧款IAME X30性能显著提升。参赛成本:单站基础费用约9040元(含报名费2500元+保险540元+改装均摊6000元),职业车队总投入常超5万元/站。3. 文化价值与明星车手
周冠宇叶一飞等F1车手均从CKC起步,印证其作为职业赛车手培养基石的地位。2025年新增广州从化站,赛道以高速S弯和组合弯考验车手操控。二CEC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:专业耐力竞技场
1. 赛事框架
唯一国家级耐力赛:国际汽联注册,中国最高级别耐力赛事。2025赛季赛道:成都站(5.30-6.1,揭幕战)→宁波站(7月)→平潭站(9.26-28)→武汉站(10月收官)。新增马来西亚雪邦赛道邀请赛(暂定)。2. 组别与技术规则
多元组别:GT杯(GT3/GT4/GTL级别)、国家杯(量产车)原型车组。2025新规:增设GTL组推动本土赛车发展;决赛改为两回合各90分钟,强制每回合2次进站;严格限制轮胎数量,强化策略管理。3. 赛季亮点
成都揭幕战:33R Harmony Racing车队凌康/廖启舜/杨豪杰获GT3组冠军,自主品牌GTL组首登领奖台。武汉收官战:重返华中地区,于全新FIA二级赛道“追蝶之梦”(4.29公里)上演终极对决。三CKC与CEC的核心差异对比
| 维度 | CKC(卡丁车) | CEC(汽车耐力赛) |
九游会·j9中国官方网站-首页|-|--|-|
| 定位 | 全民基础赛事,车手启蒙摇篮 | 职业化耐力竞技,考验团队协作与策略 |
| 竞争形式 | 短程冲刺(单场≤15分钟) | 长时耐力(单回合90分钟+) |
| 经济规模 | 个人/小队参赛,单站投入≈1万-5万元 | 车队运作,单站成本可达百万级 |
| 车手路径 | 青少年→成人组→职业晋级 | 职业车手/厂商车队竞技平台 |
![中国ckc赛事-cec赛事 中国ckc赛事-cec赛事]()
四中国赛车运动的发展趋势
金字塔体系成型:CKC为基础层培养新秀,CEC为精英层提供职业出口,形成完整车手晋升路径。地域化扩展:CKC深入澳门广州等城市;CEC布局成都平潭等新兴赛道,带动区域文旅经济。技术本土化:CEC新增GTL组鼓励自主赛车研发,CKC严格限定国产轮胎(VEGA系列)与燃油。两大赛事共同推动中国从“观众市场”向“参与型赛车文化”转型,未来或进一步与国际赛事接轨。